找到相关内容1164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何为具足戒?

    具足戒也称近圆戒,出家者只有受过此才能成为比丘、比丘尼。按照中国唐以后最盛行的《四分律》,比丘有250条,比丘尼有348条。二者主要的戒条相同。 最重的有四条,称"波罗夷罪...足戒又称近具、大,略称具。为比丘、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,因与沙弥(尼)所受十戒相比,戒品具足,故称具足戒。 具足戒的内容,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本各异,按《四分律》所载,比丘有二百五十条,比丘尼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2877389.html
  • 三坛大的起源发展与传授——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(六)

    戒坛,与此同时,全国的戒坛有七十二所,而开封的另一寺院——慈孝寺,则别立大乘菩萨戒坛,先于各方受声闻具足戒的比丘,后至慈孝寺增受菩萨,此为后世三坛次第传戒的开端。   明末清初,金陵古心律师,慨律宗...俱行于世分别为各地传戒时所依用。   三坛大,分初坛正授,二坛正授,三坛正授三个阶段。初坛授沙弥、沙弥尼戒;二坛授比丘、比丘尼;三坛授出家菩萨。初坛传戒仪式,一般于法堂或大殿举行,至时鸣钟集众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01890696.html
  • 普陀受戒记

    来说,受戒又称“求”,表示求戒者愿意遵守佛门的戒律,希望僧团对自己进行教规约束和引导,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出家僧人——“比丘”。主持授戒的佛教部门会对求戒者进行考查和各种训练:先是资格的审查,再是清苦生活的考验,并辅以夜以继日的、高体力强度的训练和对佛教理论的学习。全部通过后按“沙弥”、“比丘”、“菩萨”的顺序分三次进行授戒,其中仅“比丘”一项须持戒律就多达二百五十种。整个授戒过程将近一个...

    张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1093328.html
  • 弘一法师在闽南

    妙释寺在中山公园内,交通方便,是宣传佛法的好地方,他在妙释寺开讲《四分律含注戒本》时,曾述其弘律的本愿与经过说:“余出家受戒之时,未能如法,准以律仪,实未得,本不能弘扬比丘戒律。但昔时既虚承受之名,...一个真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。如此怎样能受沙弥比丘呢?既没有能授戒的人,如何会得呢?我想诸位听到这话,心中一定十分扫兴,或以为既不得,我们白吃辛苦,不如早些回去好,何必在此辛辛苦苦做这种极无意味的...

    了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255064.html
  • 净海:斯里兰卡佛教史(二)

    缅甸孟族人的地区,礼请比丘至斯里兰卡。一个孟族僧团三十三人,由桑多那上座领导到了斯里兰卡,国王热忱护法,在近坎底的大吠利恒河(- 。)一个岛上结成戒坛,传授比丘,初次有一百多人受戒。国王又在坎底建...更坏的是有人混进佛教中为伪装出家,使戒律堕落毁坏,人民失去支持佛教的信心。最后僧团断绝,就是有人要发心出家,也无法受比丘。  斯里兰卡佛教濒临衰亡之时,能获重兴,要归功于一位萨罗难迦罗高僧和同位国王...

    净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5143090.html
  • 佛法的今古对话:从「废除八敬法运动」论教义的解释

    》的八敬法条文内容如下:   一、 受具足戒百岁的比丘尼,应一心谦敬顶礼、迎礼、问讯、适当的行为对待新受具比丘。   二、 无比丘的住处,比丘尼不得安居。   三、 比丘尼得求取两法,半月从比丘问布萨与受教诫。   四、 比丘尼安居竟已,应从二部僧中自恣求三事,被见、被闻、被疑罪。   五、 若比丘尼犯重法。应从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。   六、 式叉摩那学二岁戒已,应在...

    蕭貞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651825.html
  • 概述戒律

    意译伏调、灭、离行、善治等。和律之间,在内容上无大的不同,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一些微小的区别。佛教本《有部毗奈耶》称,律是为已经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而制定的,而在家修行的居士则是持“”。律和的另一个...,戒相涵盖在家、出家共有八种:(一)三皈依;(二)五戒;(三)八关斋戒;(四)十戒;(五)式叉摩尼法;(六)比丘;(七)比丘尼;(八)菩萨。以下对八种戒相分别解释。  三皈依简称三皈,这是最基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3341162.html
  • 关于戒律

    鼻奈耶、毗尼、毗泥,意译伏调、灭、离行、善治等。和律之间,在内容上无大的不同,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一些微小的区别。佛教本《有部毗奈耶》称,律是为已经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而制定的,而在家修行的居士则是持“”...“作持止犯”。详细而言,戒相涵盖在家、出家共有八种:(一)三皈依;(二)五戒;(三)八关斋戒;(四)十戒;(五)式叉摩尼法;(六)比丘;(七)比丘尼;(八)菩萨。以下对八种戒相分别解释。   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4256130.html
  • 佛教戒律概述

    Vinaya,音译那耶、鼻奈耶、毗尼、毗泥,意译伏调、灭、离行、善治等。和律之间,在内容上无大的不同,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一些微小的区别。佛教本《有部毗奈耶》称,律是为已经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而制定的,而在家...也就违犯了戒法,此为“作持止犯”。详细而言,戒相涵盖在家、出家共有八种:(一)三皈依;(二)五戒;(三)八关斋戒;(四)十戒;(五)式叉摩尼法;(六)比丘;(七)比丘尼;(八)菩萨。以下对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2757844.html
  •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

    华严部,因此不论是华严宗或天台宗的学者,都喜欢弘扬《梵网菩萨戒经》。事实上,在汉文的菩萨本,除了《梵网菩萨戒经》之外,尚有出于《瑜伽师地论》及《菩萨优婆塞戒经》的本。  又由于传自印度的比丘、...时代,佛教的诸大师们不得不呼吁僧众严持净,重视身仪,所以实用性的戒律著作就陆续的出现,那是重视于沙弥十戒的实践。既然无法如律遵行比丘的二百五十戒、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[8],能够把十戒守住,就能算是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870890.html